」人們好像都要在某個足以讓人停頓、回看的瞬間,才懂得那些習以為常的日常,其實都是兩人互相依賴共生的證明。
你不久就會重新站起,希望下次能和成熟的大人約會。或也許浣熊入侵她家地下室。
」人間蒸發感覺更令人痛苦。你終於知道了,你的對象不是對的人。要不要解決這處境全看你,但和對方中斷聯絡,對方通常會感到更好奇(我會在下一章〈得不到,愈想要〉仔細說明)。這招十分符合人性,所以很有效。目前確實情況不妙,你像在走鋼索一樣,但誰知道?你只要展現出最好的一面,搞不好能扭轉乾坤。
他們不會接電話,不傳訊息⋯⋯以甩人而言,這可能是最殘酷、最懦弱,也最不成熟的方式。傳訊逗她開心大笑,或用稱讚增加她自信心。甚至,原先《芭比》預期為北美1億美元,但最終為1.62億美元,也高出預期
而且,或許也因為這兩部電影的類型、演員、調性乃至於客群觀眾皆截然不同,加上網路迷因圖的發酵,導致此兩片相輔相成,雙雙寫下票房佳績。甚至,原先《芭比》預期為北美1億美元,但最終為1.62億美元,也高出預期。而《奧本海默》也成為諾蘭導演生涯中,北美首週末票房第3名的作品,僅次於《黑暗騎士:黎明昇起》的1.60億美元和《黑暗騎士》的1.58億美元。其中,《奧本海默》也標誌了編導克里斯多夫諾蘭的多個第一次——這是諾蘭首部徹底的傳記電影、首部使用黑白膠卷在IMAX攝影機拍攝的電影,以及諾蘭首度以性愛場面為特色的電影。
《奧本海默》以及《芭比》,兩片則並非續集電影,前者是主打諾蘭的名號,後者則是主打全球知名的「芭比娃娃」IP所創造的商業化商機。我們很高興看到這種浪潮。
名導克里斯多夫諾蘭(Christopher Nolan)執導的第12部劇情長片,由環球影業發行的《奧本海默》於上週在全球盛大上映,這也是諾蘭與長期合作的片廠華納兄弟分道揚鑣後的首部導演作品。此後依序為2018年4月《復仇者聯盟:無限之戰》(2.57億美元)領銜創造的3.14億美元總票房。而克里斯多夫諾蘭將其改編搬上大銀幕,並找來第6度合作的席尼墨菲(Cillian Murphy)飾演奧本海默,艾蜜莉布朗(Emily Blunt)則是飾演其妻子凱瑟琳,佛蘿倫絲普伊(Florence Pugh)則是其舊情人。」Photo Credit: GettyImages《芭比》和《奧本海默》上映之後,也創造了自COVID-19(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、新冠肺炎、武漢肺炎)以來,北美週末總票房最高的週末,甚至成為北美影史第四高的總票房週末,是雙贏的結果——這兩部作品向好萊塢展示了,所有人都可以成為贏家。
而《奧本海默》首週末的票房也已出爐,雖然強碰華納兄弟、葛莉塔潔薇(Greta Gerwig)執導的《芭比》,但仍舊寫下票房佳績,北美收下8245萬美元、北美之外的國際市場獲得9365萬美元,全球總計1.74億美元的成績。Photo Credit: GettyImages諾蘭《奧本海默》改編自凱柏德(Kai Bird)、馬丁薛文(Martin J. Sherwin)於2005年出版的著作《American Prometheus: 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J. Robert Oppenheimer》,此書為一本傳記小說,透過理論物理學家兼曼哈頓計劃負責人,「原子彈之父」羅伯特奧本海默(J. Robert Oppenheimer)的視角,深入二戰期間原子彈的製造過程,並挖掘他在冷戰中的位置角色。從類型、演員、調性皆截然不同的好萊塢破億製作的兩部大片,彼此隔空較勁的角力過程,就讓「芭本海默」形成一股文化現象,自發性的網路迷因圖不斷推陳出新,而影迷彼此間的話題與期待度則持續升溫。而且,《奧本海默》並非「蝙蝠俠」這類型的知名IP,有此成績更屬難能可貴。
值得注意的是,北美影史週末總票房前三名,皆是由大型系列續集的首映領銜,包含2019年4月,《復仇者聯盟:終局之戰》初登板以3.57億美元的成績,創造了週末總票房4.02億美元的狀況。本書也於2006年於普立茲獎傳記類得獎——美國國家書評獎最佳傳記。
2015年12月《STAR WARS:原力覺醒》(2.47億美元)領銜創造的3.13億美元總票房。當時,AMC全球節目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內容長伊莉莎白法蘭克(Elizabeth Frank)就表示:「超過2萬名觀眾已經買好票,準備在同一天觀看《芭比》和《奧本海默》,這是一個很好的跡象,表明這兩部令人難以置信的電影,討論日漸增加,而且話題正在轉化為實際的門票銷售。
從7月7日到7月10日,決定同一天觀看兩部電影,並已購買電影票的觀眾數量增加了33%。其餘卡司包含麥特戴蒙(Matt Damon)、小勞勃道尼(Robert Downey Jr.)、肯尼斯布萊納(Kenneth Branagh)、雷米馬利克(Rami Malek)等人。但是,《奧本海默》在北美首週末於3610個地點上映,首映當天獲得了3300萬美元的票房收入,其中周四的預售收入為1050萬美元,最終週末3天,《奧本海默》的票房為8245萬美元,高出預期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報告搜集到1060場網上節目,超過九成都是免費。文:洪思行 2020年絕對是香港史上重要的一年,因為COVID-19令百業蕭條,幾乎各行各業完全停擺,表演藝術界當然不可能獨善其身,隨著場地關閉,表演被逼取消,業界一片死寂,毫無疑問是史無前例的危機。
按比例而言,音樂和綜藝及流行表演是的新製作比例是最高的,分別是93.3%和89.6%。圖2:實體表演藝術節目概覽 在2020/21年度的2053場表演中,毫不意外地外國藝術家或藝團「清零」,只有16場是「混合演出」,即以網上直播或錄播方式,隔空與本地演出單位參與演出(部分場次資料不詳) 圖3:按本地、訪港演出單位組合的實體表演場次 若按藝術種類分類,舞蹈節目量的跌幅最大,近九成,跌幅最小的是戲曲和綜藝及流行表演,同樣是較上年度減少七成。
根據下表,2020/21年度康文署轄下表演場地完全開放接待現場觀眾總日數只有129日,佔全年35.3%。圖7:收費及免費的網上表演藝術節目數量及比例 在上述1060場網上節目中,有836場為新製作,佔整體近八成。
節目量的比例大致相同,不過,以場次計的話,雖然比例的次序不變,但戲劇的跌幅較大(從28.7%跌至25.1%),反而綜藝及流行表演由30.4%升至35.9%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
究竟這個百年難得一見的危機對業界帶來的實際衝擊有幾大?香港藝術發展局最新發布《香港藝術界年度調查報告2020/21》,筆者在此特別節錄關於表演藝術界的數據,讓大家一窺疫情的影響。圖6:實體表演藝術收費及免費節目的場次比例 因應場地長期關閉,各藝團推出網上節目,讓觀眾能安在家中觀賞。圖5:實體表演藝術節目總觀眾人次 票房方面,除了收入大降外,收費和免費節目的比例結構明顯改變,此前兩個年度的比例大致維持六四之比,但該年度的免費節目顯著上升,差不多成「五五開」。特別感謝藝發局因應該年度特殊的情況,作出相應的統計如網上節目的數量,令報告更能反映實際情況。
這數字反映藝團除了視網上節目為疫情下的新方向外,也有可能是因為藝團欠缺可轉化成網上節目的舊製作錄像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
要注意的是,由於該年度長期受防疫的人數限制,即使有節目,也無法達100%入座率,因此觀眾人次跌幅會比節目量大。圖1:康文署轄下表演場地的閉館時間表 由於長期閉館,令節目數量、觀眾人次和票房較2019/20年度大幅下滑,節目數量由4000多場下降至1200多場,票房紀錄降至4000萬,如果以700萬作為香港總人口數量,那麼去季現場表演的人均花費不到六元
此案在今年3月初時偵查終結,成為台北地方法院第一個國民法官案件。游敏傑說明,根據監視器影片,李男在事故前,發現有前車時,他第一次煞車,維持不到1秒,後來到地下道處,又可以看到李男在1秒內連續踩了3次煞車,然後都放開,最後選擇偏左閃躲前方王姓駕駛的車輛。
另外由於撞擊力道大,王男的肋骨也斷了數根,插入王男肺部,導致肺部也受傷,在到院之前就已經沒有生命跡象,清晨5點50分由台大醫院宣告死亡。而遭李男追撞的車輛駕駛王男被撞擊後,車先是撞上旁邊的牆壁然後輛翻覆轉了兩圈。22歲的李姓男子去年11月酒後駕車,於忠孝西路地下道撞到24歲王姓男子,王男當場重傷身亡,此案依酒駕致死罪起訴,成為台北地方法院第一個國民法官審理的案件,也是全台第一件由國民參與審判的酒駕案。檢察官也主張,考量李男在犯後態度,生活狀況、智識程度等,並且考量到李男的行為所造成的損害,都不合乎「情堪憫恕」減刑的條件,因此他們希望法官能從重量刑。
並在法官追問下,簡短說明自己當時看到前車「突然煞車」,但自己的車已經撞上來不及了。14日凌晨4點多散會後,李男與6男1女分乘2輛車離開。
並解釋李男是因為工作需求才有喝酒,而之所以換手駕駛,是因為本來負責開車的曾姓少年年僅14歲,無照駕駛,且第1次開車,其於安全理由才中途換手。後來發現李男酒測值高達1.085毫克。
因酒駕而致人於死者,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,得併科200萬元以下罰金。辯護律師並補充,李男在案發後深感懊悔,真心悔改也願意和被害人家屬和解,給予補償,並表示如果重頭來過,絕對不會再犯下如此愚蠢的錯誤。